楊村煤礦,一個33年的老礦井,資源減少、設備老化、人才輸出、職工老齡化等問題逐漸凸顯。新的一年,該礦創新圖強、謀求發展,扎實推進人才強企戰略,激活礦井發展內生動力,為幸福楊村戰略升級、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。
破動力密碼
“如何化解‘人才危機’,讓礦井重新煥發生機活力,是我們需要日思夜想的重大課題?!痹摰V黨委書記、礦長孫念昌強調。
為扭轉技能人才稀缺制的被動局面,該礦充分發揮黨建優勢,從人才培養、評價、選拔、使用、激勵等方面下功夫,多點開花,營造技能人才成長和作用發揮的良好環境,釋放職工的創新潛力、創造動力,用技能服務礦井,用智慧賦能企業,破解扭轉局面的“密碼”。
兗礦能源戰略發布會后,該礦第一時間發出了《深化小改小革創新 推動創造成果轉換》倡議書,從激發創新創造動能、鼓勵多維立體創新、結合需求小改小革、把握重點協同突破、培養創新創效人才等五個方面,引導職工增強“主人翁”精神,心系礦井發展,發揚首創精神,積極參與小改小革,營造勞動光榮、技能寶貴、創造偉大的濃厚氛圍。
走進楊村礦區,看到的是“向工匠看齊”“弘揚工匠精神”等字樣的標語,聽到是的工匠典型事跡、創新故事。細小的變化,無不體現著該礦實施科技興礦戰略,加快技能人才培養的堅定決心和信心。
火花塞發力
“張東峰連續五年蟬聯楊村煤礦技術比武瓦斯檢查擂主,他把“追求卓越、精益求精”的“工匠精神”傳遞給每一名職工,筑牢礦井“通防”防線?!钡V職工餐廳的電視大屏上正播放通防工區職工張東峰的事跡。
在“山東能源杯”首屆全員崗位技能比武中,張東峰以精湛嫻熟的技能一舉奪魁。在兗礦能源合理化建議征集中,他提報的《井下灰巖裂隙水回收直接用作井下防塵水項目》獲得二等獎。同月,又在濟寧市煤炭職工崗位技能比武瓦檢比賽中奪得亞軍。他的事跡被制作成視頻,通過廣播、電視、公眾號、牌板進行大力宣傳,迅速掀起向張東峰學習的熱潮。
“要想盡一切辦法,讓有能力、懂技術、有業績的職工‘亮’起來,讓職工的創新熱情‘高’起來,把技能人才智慧‘聚’起來?!痹摰V黨委副書記、紀委書記、工會主席李勇要求。
該礦大力挖掘技能人才的成長故事、奮斗經歷,用“工匠”精神打動人、激勵人,充分發揮勞動模范、技能人才的示范帶動作用,產生宣傳一個、帶動一片的“群雁效應”。
“每次在食堂看到張東峰的事跡,感覺自己想創新、要創新的激情被激發出來了?!薄凹寄苋瞬?,了不起!”就餐職工議論道。
化油器做功
該礦依靠黨史學習教育成效,下好“思想先行”的“先手棋”。從基層抓起,從年輕干部中篩選,在艱苦崗位中鍛煉,把技能人才作為“最美踐行者”“最佳放心人”主要評選對象,堅持立德樹人、德技并修,促進優秀技能人才脫穎而出。對有重大技術創新、技改難題攻關、帶頭破解生產一線“卡脖子”問題的職工加大獎勵,并作為技能人才的等級評定、職務晉升、評先樹優的重要考核條件,不斷提升技能人才的地位待遇。
“封車鏈60條,連接環80個,花籃螺絲30個,今天也是一個不少?!痹谏a準備工區綜機車間,班長趙運保在認真清點從井下回收的封車材料。他告訴筆者,以前,封車材料回收時,不同的材料混在一起,不好核對數量,經常丟失。針對這一現象,綜機車間職工開動腦筋,發揮“奇思妙想”,設計出“封車件專用車”,不僅節約了大量時間,還避免的材料丟失和浪費。
“每輛車內都有不同材料的碼放位置,類別、數量一目了然?!眳⑴c專用車改造的主要成員劉玉同介紹說。這個“創意”在該工區一月份小革小革評比中獲得第一名。
“我們以不同的形式,鼓勵職工從降低勞動強度、提高工作效率、減少材料浪費等方面進行技術革新、小改小革,爭取為礦井增收創效?!睖蕚涔^黨支部書記戴廣利介紹說。
今年年初,該工區進一步完善《小革小革獎勵辦法》,對職工的小發明、小創造、技術創新,實行一月一統計、一月一點評、一月一評比、一月一獎勵”,對評比中獲得榮譽的職工給予不同的獎勵,提高職工的榮譽感、自豪感、責任感。依托過硬黨支部建設“六比六看六促進”活動,工區上下形成比、學、趕、幫、超的濃厚氛圍,實現了基層黨支部“黨建+”模式,助力職工成才。
借渦輪增壓
青年技能人才是礦井發展的“中流砥柱”。為給青年職工搭建成長平臺,該礦舉辦各專業培訓班,創新授課形式,打破時間、地點的限制,利用技能大師工作室人才培養機制,依托“金藍領”教學,實行現場授課、模擬教學、“實戰”演練等形式,夯實“人才孵化基地”根基,強化“師帶徒”“老帶新”的傳幫帶模式,以才育才,實現人才“滾雪球”效應,打造技能人才“產業鏈條”。
“孔大師,我們可以在這個位置加一個自動感應開關,提高機器的靈敏度嗎?”“我們必須保證離合器與機械閥的距離在10mm之內?!痹诳琢钴娂寄艽髱焺撔鹿ぷ魇?,創新工作小組正在對新課題“如何進行主井液壓系統的電控系統優化”展開一場“頭腦風暴”。一次次嘗試,一遍遍試驗,有時爭得面紅耳赤,但“驚喜”總在激烈的碰撞中不期而遇。
“我們小組成員的創新熱情特別高漲,特別是幾個年輕人?!笨琢钴娊榻B說。
目前,做技藝傳播者、技術繼承者、創新引領者在該礦已蔚然成風。一大批技能人才正在走向實現崗位價值、人生價值的“快車道”,換擋加油,動力澎湃,成為礦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“引擎”。